云南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贯彻落实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部署要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全过程跟进指导,同步收集提炼参加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8个县(市、区)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学习,以典型带路、示范引领,推动各地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高位推进实干实效 创新有力亮点突出
近年来,昆明市官渡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聚焦突出问题,完善工作机制,筑牢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和司法“六道保护防线”,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扛起责任担当和使命。昆明市官渡区委、区政府以“敢为担当天地阔,实干扬帆破浪行”的精气神,不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2021年5月,全省首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制度,全面统筹协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辖区8个街道、99个社区设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小组,全方位、多层次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区委书记、区长带头拍摄“书记区长话未保”宣传视频,在省级媒体发表未成年人保护理论文章,详细阐述官渡区未成年人保护思想理念、工作部署及成绩。
强化人财保障,筑起坚实可靠后盾。官渡区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2020-2021年投入未成年人保护资金4544.09万元。官渡区利用现有街道民政工作人员、社区民政事务专员兼任街道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全区共有街道儿童督导员8人,社区儿童主任99人。2022年安排26.4万元专项资金,向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发放交通、通讯补贴。
打造未保品牌,托起未成年人幸福生活。官渡区精心打造推出“‘官心’一站式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临时照护中心”“七彩小屋”“幸福家庭辅导站”等系列有影响的工作品牌。区委书记、区长带头拍摄“书记区长话未保”视频,阐述官渡区未成年人保护思想理念、工作部署及成效。制作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视频及“官渡·未保”标志,利用LED大屏、融媒体平台以及媒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关爱随迁子女,助力“和谐”官渡建设。外来人口多是官渡区的显著特点。“十三五”期间,官渡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8.8万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1.26%。2021年,官渡区开展“社工进校园”活动,在辖区所有学校配备至少1名社工,探索在关锁中学成立首家“学校社工站”,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法制宣传、健康教育等社工服务。
织密救助网络,保护边缘未成年人。官渡区在全面落实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基础上,建立和落实定期巡访巡查制度,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联动,及时救助边缘问题未成年人。针对问题复杂困境未成年人,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开展个案协商。2021年至今,已协调解决6名困境问题未成年人所遇困难。针对无人照护未成年人,官渡区推进建设未成年人临时照护中心,提供一日五餐、文娱学习活动、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在内的短期、临时照护。依托市级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集中受理分办涉官渡区未成年人各类咨询诉求,职能部门及时调查、处置和反馈。
强化培育支持,赋能社会力量协同。官渡区成立全省首个集培育、服务、管理、党建为一体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社会治理创新创享中心。支持成立专业服务未成年人社会组织8个。2021年,官渡区启动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保护项目20个,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协同开展民政救助、心理疏导、校园关怀、法制宣传、教育挽救、权益维护等服务。2021年,社会组织走访、回访困境儿童、个案心理疏导1000余次,法治宣传100余次,覆盖1.3万余名未成年人。